79年前的今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持续14年的抗日战争结束。抗战时期,日军的炮火血染了祖国大片土地,浙江省占78.6%的国土、64个县市先后沦陷,其中就包括建德和寿昌。

日军入侵经过

1938年1月22日早晨,一架日机飞抵建德上空并随手扔下一枚炮弹,刹那间,在梅城姜山村附近耕作的村民便听到了巨大的爆炸声——这是抗日战争爆发以来,建德第一次被战火染指。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为止,日机共出动飞机200余架次,对建德、寿昌两县轰炸57次,投弹约400余枚,直接伤亡人数151人。随时随刻从天而降的炮弹,给浙江西北部的两座小城蒙上了一层阴影,建德、寿昌百姓强烈感受到了异族入侵的残酷。

1942年春,美军轰炸了日本东京、名古屋、大阪等地,执行完任务的美军战机因燃油不足迫降至浙江衢州、丽水和江西玉山等地机场。本土被轰炸给日本侵略者造成了沉重打击和极大震动,为破坏衢州等地机场并报复给予美军援助的中国军民,日军发动了浙赣战役。5月中旬,日军在杭州完成集结后朝着金华、衢州方向进发,建德、寿昌两县刚好位于日军行进路线上。

路线图

日军入侵梅城行军路线示意图

5月中旬,侵华日军第116师团、第32师团从富阳窜出,一前一后相继南下,共计2万余人。在日军武器优势下,桐庐不日沦陷,建德成为抗击日寇的最前沿。5月21日,日军从桐庐芝夏沿着建桐公路进犯建德,在安仁至乾潭芝峰山处,与国民革命军预备第五师相遇并爆发激烈战斗。激战一昼夜后,日军分三路往建德县城行进。第一路日军从钦堂谢田村翻过山岭到达杨村桥长宁村,沿乡村小道窜出山谷并抵达十里埠;第二路日军从乾潭牌楼村往南入侵到杨村桥路边村,并在此处翻越乌龙山,抵达梅城;第三路日军从桐庐芦茨出发,从梓洲村附近翻过潘岭,沿途经过姚村、凤凰村、镇头村等,最终到达三都集镇。5月23日下午,第三路日军先头部队1000余人从三都横渡富春江,率先攻入梅城。

请输入图片描述

佩戴防毒气面罩的国军驻守在新安江白沙渡的南岸(黄建生 供图)

梅城沦陷后,日军留下600余人的守城部队后又兵分两路。一路从梅城渡江往大洋方向入侵,并在建德、兰溪交界处与前来堵截的国民革命军第六十三师发生交火。另一路日军则沿着新安江北岸溯江而上,在下涯、洋溪等处渡过新安江,并在更楼与布防此处的国民革命军第一四六师交战,随后往寿昌县城入侵。27日,更楼方向和兰溪诸葛方向的日军南、北两路联合夹击寿昌县城,寿昌沦陷。

请输入图片描述

日军入侵寿昌行军路线示意图

过境建德、寿昌的日军部队的最终目的是支援金华、衢州两地的其它日军,完成彻底破坏衢州机场的任务。占据寿昌后,日军主力便分别朝着龙游、衢县两个方向继续行进,这也给了我方夺回失地的机会。

5月30日,活跃在淳安的第三战区第一游击队第一纵队渡过新安江收复更楼,并于当日晚间成功与正在寿昌郊区和日军战斗的国民革命军第六十二师会合。会合之后,两部向寿昌城内的日军发起猛攻。6月1日上午,驻守寿昌城的日军难以支撑向南窜逃,寿昌克复。

请输入图片描述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7月19日建德县光复的布告

市档案馆 供图

浙赣战役战线绵延千里,日军兵力被分散,加上建德抗日组织频繁袭击,日军不得已于7月19日放弃梅城向衢州方向收缩,梅城由此收复。

第二天,从建德撤离的日军窜入寿昌境内,并联合龙游、衢县方向的日军三路夹击寿昌县城,寿昌县城第二次沦陷。7月23日下午,在抗日军民的截击下,日军又匆匆向南撤离,寿昌县城再度克复。

请输入图片描述

敌寇流窜情形调查表

市档案馆 供图

此后,直至抗战结束,日军的地面部队再也没有踏足过建德、寿昌。从1942年5月23日梅城沦陷至7月23日寿昌克复的两个月里,过境建德、寿昌的日军逾3万人,在两县烧杀劫掠、奸淫妇女、无恶不作,所经之处皆是生灵涂炭、疮痍满目。据国民政府统计,1941年即日军地面入侵两县的前一年,建德户籍人口132560人,寿昌户籍人口84088人。到了1946年,建德户籍人口减至122699人,寿昌户籍人口减至77485人。财产损失更是不计其数。

军民奋起反抗

日军入侵期间,建德的抗战活动除了以上提到的几场规模战斗外,主要是共产党领导的群众抗日自卫组织和民众自发的反抗行为。

1937年冬,共产党员马雨亭与大洋进步青年在大洋组织抗日义勇队,向群众宣传抗日救国真理;1938年浙江省各地陆续建立战时政治工作队,建德的共产党员积极参加,深入广大城乡,通过刷写和张贴标语、演说、演出、教唱歌曲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激发两县居民的抗战热情。

建德、寿昌沦陷后,面对日军的暴行,在航川乡公所供职的党员周天洁带领民众进行打击日寇的游击战;中共党员陈一文等贯彻中共中央提出的“敌人打到哪里,党的抗日游击武装就组织到哪里”的指示,在洋尾埠建立了一支以共产党员为骨干、基层群众为主体,人数60多人、三个排的抗日游击队伍——建德抗日自卫队。

请输入图片描述

建德抗日自卫队纪念馆

梅城镇微融站 供图

在日军盘踞建德期间,抗日自卫队频繁出袭,破坏日军设施,袭击日军驻地,牵制了众多的日军,保护了百姓。1943年4月,建德抗日自卫队与兰溪的义乌八大队一中队会合,参与开辟金义浦抗日根据地。

在党的长期抗日宣传下,建德、寿昌两地民众奋起抗争,积极参与修筑工事、救护伤员、筹募抗日物资、侦查日军情报等抗战活动,还有的直接抗击日寇。三都农民叶樟清等4人,用石头击毙管押民夫的日军1人;下涯农民陈绪芳徒手与暴征日军搏斗,打死1人,自己当场牺牲;更楼邓家的胡邓氏家,因不堪日军凌辱,全家4口同仇敌忾奋起反抗,均被日军杀害。抗战期间,建德县被政府授予抗战守土“特殊功绩”的人士有21名。

在中华民族危难之际,还有无数建德儿女离开家乡,踊跃从戎打击日寇。1937年7月-1939年3月,建德县共有1636名青年应征入伍,寿昌县经推算约有1100余名青年应征入伍。“寿昌县三河乡(今李家镇)壮丁许柄荣,愤暴敌侵略,日前要求提前出征。”“建德山鹤乡(今杨村桥镇)壮丁杨小大,洋溪镇壮丁方有三、卢异安、程文才、黄如发、胡昌林等,鉴于暴敌侵我日甚一日,自动来城请求提前入伍杀敌。”“建德县洪岭乡(今三都镇)三保少年张咸益(十六岁)、陈荣生(十七岁)、五保少年周发春(十六岁)等,鉴于敌侵我益剧,自愿从戎杀敌,已送队编训。”“建德县某乡居民张之贵,上月亲自送子入军营。”

请输入图片描述

请输入图片描述

请输入图片描述

请输入图片描述

建德县知识青年从军花名册

市档案馆 供图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据1946年国民政府统计,全面抗战期间牺牲的建德和寿昌籍抗日战士就有360余人。寿昌县人徐金容,1940年2月牺牲于安徽,年仅16岁,是抗战中建德、寿昌两县牺牲的年龄最小的战士;建德县人柴樟金,参加中国远征军赴缅甸对日作战,于1944年4月牺牲在距建德2500余公里的国境之外;建德县人潘寿松,抗战时加入中国空军,于1938年11月牺牲,年仅34岁,成为航空烈士公墓英烈碑上镌刻的1468名中国籍抗日航空英烈中唯一的建德籍烈士。在国运艰难之际,建德儿女为着民族大义和救亡真理,前赴后继,舍生忘死。

请输入图片描述

建德革命烈士纪念碑

如今岁月静好的建德,也曾战火四起、举目皆敌。我们脚下立足的土地,也曾遍布日军侵略者的铁蹄,洒满了抗战将士和无辜百姓的鲜血。“1942年5月23日,建德沦陷”“5月27日,寿昌沦陷”,这是抗日战争纪念网《抗战时期浙江省沦陷时间表》一文中所记载的建德、寿昌沦陷时间,仅有寥寥数语,背后却承载着建德百姓的血与泪,也饱含着抗日军民的英勇顽强。

抗战胜利已近八十载,在时间的冲刷下,炮坑被填平,焦土被覆盖……今天的建德已经难以找到当年抗战遗留的踪迹和气息。但我们不应忘记,在那危难之际,建德大地上曾涌现出的无数抗战将士和普通民众。他们哪个不知战争的残酷?哪个不知生命的可贵?但他们仍义无反顾,选择直面战争和死亡。

新安江上

如今的建德

岁月流转,时光荏苒。我们在和平年代回望那段历史,无不为他们的奉献和牺牲精神所动容。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无论社会如何发展,抗战军民无私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永不过时。他们的精神如当空皓月,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建德人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建功立德,谱写新篇。【来自建德发布】

最后修改:2024 年 08 月 20 日
看到这里了,文章有用?请点个赞